当地时间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高空作业升降机械设备(MAE)加征关税,最高税率达66.7%。欧盟给出的加税理由是,经调查发现中国制造商受益于不公平补贴,且以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的价格在欧盟市场销售产品。
路透社报道指出,此次针对中国移动升降设备(MAE)加征的额外关税税率在20.6%至66.7%之间浮动。欧盟此举意在保护其本地制造商在年产值超10亿欧元(约11.4亿美元)的市场中的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移动升降设备制造商通过优惠融资、政府补助以及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取原材料等手段,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欧盟于4月25日开始对中国移动升降设备征收7.3%至14.2%的反补贴税,这是在2025年1月已征收的反倾销税基础上的叠加。两项关税合计,使此类产品的总税率达到20.6%至66.7%。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0年至2022年10月期间,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从29%大幅上升至41%,且产品价格普遍比欧盟本地竞争对手低约20%。此次新关税将适用于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国企业。欧盟本地的主要制造商代表为法国的豪洛特(Haulotte)和玛尼托(Manitou)。
此次加征关税举措,是欧盟近期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一系列反倾销及反补贴行动的一部分。去年10月,欧盟就已针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大规模调查。目前,欧盟已对近80种中国产品施加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涉及领域广泛,从卡车轮胎到熨衣板等均有涵盖。
面对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中欧双方也在积极寻求对话与合作。4月8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商务部消息称,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探讨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营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同时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事宜。
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2024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方案。不过,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最终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