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进入90天降税期,船公司运价迎来多轮调整。从本月15日或21、22日开始,船公司开启首轮涨价,每大箱涨幅在500-1000美元不等;6月1日进行第二轮涨价,涨幅扩大至1500-3000美元不等;6月15日多数船公司虽未通知涨幅,但地中海航运(MSC)、达飞与森罗(SML)已明确将大幅涨价4000美元。
此外,MSC、达飞、赫伯罗特还上调了欧线FAK费率,40尺柜最高达7000美元。16日,上海货代透露,中东、非洲航线出现爆舱情况,即便提前10天预订也难以订到舱位,运价因此上涨了一两成。就在近期,MSC通知地东线无特价舱且执行FAK费率,多家船公司也纷纷宣布调升FAK。这些情况均是美线爆舱涨价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美线运价三连涨!
中美关税战进入90天降税期,这使集装箱船公司第二季度原本可能出现的亏损局面得以扭转,转而有望实现盈利。各船公司陆续公布运价调涨方案,涨价时间及幅度各有不同。
本月15日或21、22日开始,船公司开启首轮涨价,每大箱(40呎柜)涨幅在500-1000美元不等;6月1日进行第二轮涨价,涨幅为1500-3000美元不等;6月15日多数公司尚未通知涨幅,不过地中海航运(MSC)、达飞与森罗轮船(SML)已确定大涨4000美元。
大型货代公司负责人透露,原本5月中旬有部分船公司未计划涨价,但5月12日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暂时性协议,互降关税91%,一些船公司来不及调涨。例如,MSC安排5月21-31日涨500美元,万海航运5月22-31日中美线涨500美元,非中国地区涨2000美元,因非中国地区原本对美出口火爆,订的旺季附加费(PSS)偏高。
6月1日,阳明、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HMM与赫伯罗特都预定涨2000美元,以星航运涨800-1000美元(视航点而定),非中国区涨2500美元;马士基6月1日非中国地区涨2000美元,中国地区6月9日涨2000美元;MSC6月1日涨1000与2000美元(因地点而异);长荣海运预计次日公布涨幅。
目前,MSC、达飞与森罗轮船已确定6月15日涨幅为4000美元。若三阶段涨幅均能实现,美西线每大箱运价将达7000-8000美元。不过,预计届时美线原本调离的航班大多已复航,甚至还有加班船,实际涨幅达到40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MSC、达飞、赫伯罗特上调欧线FAK费率
MSC上调欧洲、地中海费率
5月14日 ,MSC地中海航运公司宣布,自2025年6月1日起实施新运费标准(不晚于2025年6月14日),该标准将持续生效直至另行通知。此次新运费适用于从所有远东港口(涵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港口)运往北欧、地中海(包括西地中海、东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及北非地区)以及黑海各港口的货物运输。
5月15日,达飞官网发布重要公告,明确自2025年6月1日(装货日期)起(不超过2025年6月15日),调整亚洲至北欧的FAK费率,20尺柜1750美元,40尺及高柜和冷藏柜3100美元,直至另行通知。
赫伯罗特上调欧洲、地中海和北非费率5月14日,赫伯罗特官网发布通知,宣布将上调远东地区至欧洲的FAK费率。此次费率上调适用于通过20英尺、40英尺干散货集装箱以及冷藏集装箱(含高柜)运输的货物,且针对2025年6月1日起生效的航次。调整后的海运费率已包含船用燃油回收(MFR)费用,并需遵循相应的运价条款与附加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