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挑起全球关税争端,将加征关税重点指向中国,中美双方互加关税幅度一度突破140%大关,贸易摩擦急剧升温。在此背景下,4月中美贸易及我国出口形势备受关注。以下基于海关总署公布的1-4月及4月单月数据,从我国出口整体表现、对美出口变化、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结构调整三方面展开分析。
4月我国出口增速,4月我国对美出口情况,以及4月份我国对主要国家的出口数据,是否可以弥补对美出口减少的部分?
4月我国出口逆势上扬,短期韧性凸显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5%,进口同比下降4.2%,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从4月单月数据看,我国出口表现尤为亮眼:
人民币计价:出口额达2.27万亿元,同比激增9.3%;进口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6899亿元,虽同比减少468亿元,但整体仍保持高位。
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远超市场预期的2%,显示我国出口在关税压力下仍具较强竞争力。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抢出口”效应,即海外进口商为规避高关税提前下单,推动4月出口额超预期增长。
对美出口断崖式下跌,关税战冲击显现
4月,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全面爆发,我国对美出口大幅缩水:
对美出口额:330亿美元,同比下降21%;自美进口额125亿美元,同比下降14%;中美贸易顺差收窄24%。
环比降幅:4月对美出口较3月减少约500亿元人民币,降幅达18%;对美出口占我国整体出口比重从14%骤降至10%,未来或进一步跌破这一关口。
贸易结构调整:我国已大规模削减自美进口,包括取消美国猪肉和大豆订单、暂停接收波音飞机、暂停进口美国天然气等,并将粮食和能源订单转向巴西、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对东盟出口暴涨填补缺口 贸易伙伴多元化成效显著
4月,我国出口逆势增长的关键在于对东盟市场的深度开拓:
对东盟出口增量:人民币计价下,我国对越南出口激增23.8%(增量236亿元)、对印尼出口增长38%、对泰国出口增长29%、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出口增长16%,综合增量达782亿元,完全覆盖对美出口减少的600亿元缺口,贡献了当月出口增量的40%。
欧盟市场支撑:欧盟整体对华贸易中,德国表现突出,4月我国对德出口133亿元,同比增长21%,贡献7%的增量;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增量较小,合计不及德国。
贸易格局演变与未来展望
短期韧性支撑:尽管对美出口受挫,但4月我国出口仍实现9.3%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升至近六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以及东盟市场的快速扩容。
谈判动态:近期特朗普释放降低对华关税信号,中美在瑞士重启贸易谈判。尽管谈判前景尚不明朗,但美方主动求和表明其已感受到贸易摩擦对国内通胀和供应链的压力。
长期应对:我国已做好多手准备,无论谈判结果如何,都将继续深化与东盟、欧盟等市场的合作,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风险敞口。
总体来看,4月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已初步显现,但我国通过快速调整贸易结构、挖掘新兴市场潜力,有效对冲了外部风险。未来,随着贸易谈判的推进和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我国外贸有望在波动中保持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