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加拿大将于7月底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钢材及相关产品加征25%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涉及复杂的贸易背景、对多方产生深远影响,也考验着各方的应对策略。
加拿大加征关税的具体举措
加拿大此次加征关税举措多样。一方面,限制非自由贸易协定(FTA)伙伴国(包括中国和土耳其)的关税配额。加拿大将在30天内审查非FTA伙伴的关税配额,计划把进口量收紧至2024年的50%,超出此配额的钢材产品将征收50%关税。对于签有FTA、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钢材进口配额按2024年执行,超出配额的进口产品同样适用50%关税。另一方面,对于所有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钢材产品,若在中国熔炼和铸造,7月底起将被征收25%的额外关税。
加征关税的背景原因
加拿大此举与美国的关税政策紧密相关。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较早时宣布,将加拿大钢铝的进口关税从原有的25%增至50%,加拿大作为美国钢铁的头号卖家,受到较大冲击。由于美国的关税措施,廉价外国钢铁涌入加拿大市场,给加拿大钢铁业带来压力。卡尼表示,美国的贸易行动正在改变全球钢铁市场动态和供应链,部分国家面对美国高额关税时,将钢铁等产品推向加拿大,因此加拿大必须保护本土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之一,长期以来是美欧“反倾销调查”的目标。此次加拿大加税虽在体量上相较于美国市场有限,但象征意义重大。非FTA国家被限制关税配额并加征50%超额税率,会进一步压缩中国钢企在加拿大的市场空间。针对“熔炼与铸造源于中国”的产品一律征税,显示出产业链溯源管控趋严,可能影响第三国经中国加工转运的产品贸易模式。这不仅提升了贸易壁垒,还可能推动更多本地化生产、第三国加工趋势,扰乱现有供应链。
从美国到加拿大,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产业保护”名义推行关税壁垒,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正面临严重倒退。对于全球钢铁、汽车、能源等产业链而言,供应链将更加碎片化,成本会传导至终端消费者,投资者对稳定预期下降。不过,这对处在全球产业链关键位置的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减少对低价出口的依赖。